印度态度转变?苏杰生访华归国后印方首度大单采购,莫迪政府不再掩饰

Connor 比特币交易所 2025-08-01 3 0

最近,印度的外交政策一变再变,犹如过山车一般,令人瞩目。原本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谈得热火朝天,却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硬生生摔了一跤。随即,莫迪政府转身向中国抛出了15万吨大豆油的大单,直接把美国晾在了一旁。这样的“变脸”速度,简直刷新了国际关系的纪录。

要说这场贸易纷争,其实早就埋下了隐患。美印之间的谈判卡在农业准入和关税问题上已久,印度对美国牛肉市场的拒绝,令双方关系陷入僵局。而美国于是强硬反击,把印度的重要出口行业——纺织业的关税提高至30%,两边的关系瞬间降到了冰点。有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印度对美出口急剧暴跌18%,其中纺织业的损失就高达20亿美元,这让莫迪政府的压力倍增。

印度态度转变?苏杰生访华归国后印方首度大单采购,莫迪政府不再掩饰

在国内的经济现实面前,莫迪的嘴上喊着“抵制中国制造”,但身体却诚实得很。近来,印度国内通胀飙升至7.4%,食用油价格更是两年内涨了快一倍,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吃不起饭”的窘境。此时,面对中国豆油比南美便宜10%的情况,印度显然意识到:不买才是傻子。因此,这笔采购协议顺理成章地能够出现在视野中。

而这一切其实并不是偶然。就在苏杰生前脚刚访问完中国,后脚印度便开放了拖延三年的商务签证,还特别设立了中资企业快速通道。这在之前中印边境冲突期间可想而知是难以想象的。如今,莫迪的态度转变不仅是在贸易上的务实,更是对自身经济现状的一种无奈选择。

印度态度转变?苏杰生访华归国后印方首度大单采购,莫迪政府不再掩饰

展开全文

莫迪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美国,不仅无法保障自身利益,还可能会被“逼着站队”。与其这样,何不与中国改善关系,让自己在国际贸易中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呢?这种选择不仅可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还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增加筹码,这岂不是一举多得?

这样频繁的态度变化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印度真的能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吗?毕竟,外交就像谈恋爱,今日的甜蜜未必能带来明日的承诺。不过,引用一句老话,“无利不起早”,在利益面前,印度似乎已经放下了过往的矜持,开始在中美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印度态度转变?苏杰生访华归国后印方首度大单采购,莫迪政府不再掩饰

印度政府的这种“变脸”,是否根植于深层次的战略困境呢?无论外部形势怎样变化,印度的内政和经济仍需稳健推进。尤其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印度应当思考如何在自身发展与国际关系之间找到一个长久的解决方案。不能光是随风摇摆,缺乏坚定的策略和目标,长远来看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评论